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 企业 >正文
杭州动物园这三只大熊猫,你见过吗?它们是近现代珍贵文物!很多人不知道,创作者是中国动物雕塑艺术奠基者

2023-08-27 14:30:41     来源 : 腾讯网

这段时间,杭州动物园的大熊猫“春生”和“香果”堪称“顶流明星”。

从8月10日入住杭州动物园到现在,半个月时间,两只小家伙状态越来越好。可能感受到了杭州人民的热情,“两大只”每天都在认真“营业”,努力干饭和玩耍。

在橙柿互动App,“大熊猫春生”和“大熊猫香果”的个人账号已经开通上线,橙友们每天都在“追更”它们萌萌的日常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杭州人对大熊猫的爱由来已久。上期杭州Discovery,我们的报道《持续半个世纪的爱,杭州动物园第一任大熊猫往事》。

报道发出后,记者收到了读者周先生的一封特别来信。他在信中写道:“我的父亲周轻鼎,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杭州动物园塑造了《大熊猫一家》动物园雕塑,至今还在动物园草坪上基本完好。它们与活体大熊猫同样珍贵,也是杭州的骄傲。”

记者联系上周先生,他叫周逢盛,今年74岁。“这组熊猫雕塑是父亲存世不多的室外园林雕塑作品,非常珍贵。”周逢盛提供了一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照片,他的父亲周轻鼎穿着白色短袖衬衫、浅灰色西装裤,站在杭州动物园两只大熊猫雕塑中间留影。

这组大熊猫雕塑,今天依然能见到,就在杭州动物园进大门左拐的大草坪西侧位置。

记者 陈中秋 摄

从小跟着母亲捏动物

青年时赴法国学习雕塑

说起这三只大熊猫雕塑,很多杭州人都有印象,小时候或许还与它们合过影。大家可能不知道,创作这组雕塑的艺术家,正是著名雕塑家、中国动物雕塑艺术奠基者周轻鼎。

周轻鼎,1896年出生在湖南安仁县。安仁这个地方,有一项民间绝活——米塑,

2012年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与北方面塑、天津泥人张相媲美。周轻鼎的母亲有一双巧手,每逢过年过节时就会用米粉团子做各种动物,他也学着捏,这是周轻鼎最早的“动物雕塑”启蒙。

从小爱好艺术的周轻鼎,展现出高超的艺术天赋。在安仁民间,至今还流传着一则关于他的趣事——有一天上课,先生发现周轻鼎虽然眼睛盯着黑板,手却在裤兜里不停捣鼓,先生以为他在开小差玩玩具,便要求他把兜里的东西拿出来看看,结果,周轻鼎拿出来的是用黄泥捏制的先生像。

24岁时,周轻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,后东渡日本留学,接着前往法国勤工俭学,师从法国雕塑家让·布舍,然后又到里昂专门学习动物雕塑。他和著名雕塑家李金发、刘开渠同在让·布舍先生门下学习,回国后,三人先后担任中国最高艺术学府的雕塑系主任,这也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。

1945年12月,周轻鼎回国,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主任、教授。新中国成立后,继续任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(后改任民间美术系主任),致力于动物雕塑的研究、创作和教学。

最喜欢创作的就是大熊猫

喜欢迎难而上、挑战自我

周轻鼎继承法国写实雕塑传统,师法自然,注重表现动物生命力,力求形神兼具。周轻鼎很喜欢动物,据说当年,在美院他的工作室门口,贴着一副自己写的对联,就是专门描述动物的——“对我无言能解意,与人有利可捐躯”。

在众多动物雕塑中,他最喜欢创作的,就是大熊猫。周逢盛说,父亲一直喜欢把大熊猫当做创作灵感,不只因为它们是模样可爱的国宝,更是大熊猫雕塑从制作难度来讲非常高,“他向来迎难而上,喜欢挑战自我。”

杭州动物园的这三只大熊猫雕塑落成之前,周轻鼎曾在1961年—1962年期间,为上海西郊动物园(今上海动物园)创作过一组大型户外雕塑《大熊猫一家》,那组大熊猫一共5只。

1961年周轻鼎在上海工作照

那时搞创作的条件很艰苦。已经在浙江美术学院教书的周轻鼎,经过学校批准,在上海西郊动物园长期生活和创作,除了上课、开会回杭州,他一年到头住在动物园,日夜与动物为伴,观察动物,雕塑动物,最长的一次整整8个月吃住在动物园。学生们也都跟着他,每天提着放满泥巴的箱子,去动物园或者养殖场写生。

周轻鼎创作的《动物园中是我家》篆刻

周轻鼎创作的动物园相关书法作品

84岁高龄创作《大熊猫一家》

当年的孤山《鹿苑》也出自他手

1975年,杭州动物园从钱王祠搬到了现在的虎跑路,并为迎接第一代大熊猫培培和迎迎,专门建了一个别墅式小花园。在培培和迎迎轰动杭城的头几年,周逢盛就常常陪着近80岁的父亲周轻鼎去杭州动物园看大熊猫。

1980年,84岁的周轻鼎,受邀为杭州动物园制作了一组共三只的《大熊猫一家》雕塑,灵感来源于培培和迎迎。大熊猫最难塑造的是头部,眼神、表情都需要形神兼备。周逢盛回忆说,“那时候父亲在杭州动物园临时有一个工作室,就在现场搞创作。”

记者 陈中秋 摄

除这三只大熊猫之外,周轻鼎在杭州的著名动物雕塑,还有1977在杭州动物园创作的一组《丹顶鹤群》,现在仍保存完好。

杭州动物园之外,周轻鼎也有一组作品,相信是很多老杭州人的珍贵记忆——孤山鹿苑。

孤山北麓,也就是现在放《鸡毛信》雕塑的地方,以前是一组梅花鹿的雕塑,名为《鹿苑》。当年,杭州伢儿都喜欢从中山公园后面翻上去,再从孤山公园一带下来,中途经过《鹿苑》雕塑,会在这里和这些神态各异、栩栩如生的梅花鹿合影。

去动物园看春生和香果时

不妨也看看这“三只大熊猫”

据周逢盛回忆,当时梅花鹿要做十只,父亲带着学生在灵隐寺外面找了块空地搭了个临时工作室,开始做雕塑。“他那时候吃住基本都在寺庙里,条件很艰苦。”十只梅花鹿的草稿在寺外工作室完成后,周轻鼎带着团队到孤山后,依照山势地形“构图”,把草样放大,错落摆放。

周轻鼎创作《鹿苑》时工作照

完成这组雕塑,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。可惜的是,《鹿苑》在上世纪60年代被毁坏,后来才有了《鸡毛信》。在上世纪80年代,曾有人提议恢复《鹿苑》雕塑,但这个计划也因为各种原因搁浅了。

1984年11月22日,周轻鼎在杭州逝世,享年88岁。2011年《都市快报》曾做过征集报道,请杭州市民找找家里孤山后麓那群梅花鹿雕塑的老照片。当时,有不少人怀念孤山后麓的鹿苑,同时也怀念过它们的创作者周轻鼎。

2023年5月26日,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,周轻鼎位列其中。而作为他稀有的户外作品留存代表作,杭州动物园的这组熊猫雕塑也成为了近现代珍贵文物。

现在,如果你正打算去杭州动物园看两只明星大熊猫,不妨也去看看周轻鼎先生创作的三只大熊猫雕塑。

橙柿互动·都市快报 记者 余夕雯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