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5日讯(记者黄亚婷 通讯员邓丽玲)正在抓紧改造、计划于2023年底试运营后重新开园的武汉动物园,发布最新进展:位于非洲区的阿拉伯狒狒馆完工交付,6只阿拉伯狒狒也已到园。
古埃及风的内场馆。记者李子云 摄
这是武汉动物园首次引进阿拉伯狒狒,它也叫埃及狒狒,主要分布在红海南岸,也栖息在红海北岸的阿拉伯半岛。因为阿拉伯狒狒智商较高,在古埃及,它被认为是“神圣的猴子”,视它为智慧之神托特的随从,也是文学之神“佐斯”的侍从。早在近5000年前,古埃及人就已经将阿拉伯狒狒的形象纳入各种壁画、 雕塑和护身符中,使之成为最早被神化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。现今在大英博物馆,仍能看见制作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狒狒神雕塑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为了还原阿拉伯狒狒的生活场景,同时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古埃及文化,武汉动物园的阿拉伯狒狒馆打造为沉浸式古埃及风貌。整个场馆分为外场和内场。由黄色岩石造型墙壁垒砌而成的外场,共有818平方米,草地繁茂,树木和石块组合而成的攀爬架分布其中,为狒狒们模拟出干燥的草原风貌。步入内场,浓郁的异国风情扑面而来,一面是巨大的观览玻璃,游客可以看到黄沙覆盖的阿拉伯“平原”、高耸的方尖碑以及铭刻着象形文字的古旧石壁;另一面是科普墙,不仅写有关于阿拉伯狒狒的物种知识科普,还有古埃及有关阿拉伯狒狒的文化科普。
攀爬架。记者李子云 摄
绘有神话形象的石柱。记者李子云 摄
目前,武汉动物园已经新引进了6只阿拉伯狒狒。饲养员曾俊伟介绍,它们三雌三雄,均为亚成体。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的风险,丰富物种基因多样性,它们分别引自三个不同的家族,目前相处得还比较融洽。
阿拉伯狒狒十分聪明,具有强大的模仿力和破坏力,而且对周围环境有极大的兴趣,会不断探索。曾俊伟说,它们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,这6只阿拉伯狒狒还在适应武汉动物园的新环境,“感觉什么都想玩一玩,在临时居住地,本来给它们安排有一片如茵的草地,已经全部被霍霍了。”
它们听到车的喇叭声也会兴奋得吱哇直叫,曾俊伟介绍,因为它们观察到,每次喇叭声响都意味着运送饲料的车子来了,这个声音代表的意思是:好吃的来了!
因为是新建成的场馆,也是第一次饲养这个物种,武汉动物园制定了专门的循序渐进的“搬家”方案。园方透露,目前阿拉伯狒狒们还没有正式搬进新家,饲养员们还需要帮助狒狒进行一些行为训练,对新的生活环境进行“丰容”,尽可能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。
游客通过透明玻璃墙参观,游客通道一侧还有科普长廊。记者李子云 摄
“后续将先把狒狒放出去半小时再收回来,过段时间再放出去,不断拉长它们的放出时间,直到它们完全适应新家。”为了保证动物的安全,在放出期间,饲养员们也需要时刻观察狒狒们玩耍嬉戏或者躲藏的方位,了解它们对环境的适应力与喜好。
景观丰富的外展区。赵端 摄
据介绍,阿拉伯狒狒馆也是武汉动物园非洲区的标志性场馆之一,全园建设及动物引进工作正在加紧推进。以栖息地重新分的五大主题展区已初显格局,包括:非洲区、亚洲区、美洲区、大洋洲区、湿地鸟区。此外,还有拥有山羊、羊驼、矮马等宠物动物的儿童互动区。
【编辑:张靖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