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本畅销书《最重要的事,只有一件》,书中描述成功人士往往聚焦核心目标,对事情进行轻重缓急的排序,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行动,这样才能形成“多米诺效应”,从而逼近自己的目标。
但对企业经营管理来说,只做一件事并不适用,而是需要识别并推动多件“要事”,那么,在战略层面,是否也有重要的事情呢?
答案显然是肯定的。资源始终都是有限的,所以战略首先要做选择和放弃,什么都想要,最后什么都得不到,战略还是要围绕关键展开。
(相关资料图)
对战略而言,最重要的,有三件要事:
要事1::要知道去哪里?
如果不知道去哪里,给你张地图也没用。战略是面向未来的选择,知道去哪里是第一要务。赚钱不是战略,只是做生意,企业必须要找到不断增长的业务机会,从而知道要去哪里。
想要知道去哪里,前提是识别市场中有哪些业务机会,然后才是抓哪些机会以及如何抓机会的问题。一般而言,大的业务机会一般蕴藏在 宏观政策 、 行业趋势 以及 技术变革 三个方面。
宏观政策 的制定与走向往往能带来更多更大的业务机会。“二十大”揭示了未来我国的主要增长点,包括“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”,二十大报告提出“加快建设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、航天强国、交通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”等,这对制造业、交通业、航天业、互联网、数字化等行业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。
行业趋势 的发展预判同样判断业务机会的重要依据。每个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都在行业产业链中存在并发展,所以,判断产业链的价值转移趋势就变得非常关键。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说法,每个企业都要谋求在产业链中的地位,然后基于某个环节在产业链中延伸,要么向产业链上游延伸,谋求技术扎根;要么向产业链下游延伸,谋求市场扎根。
技术变革 同样会对传统业务模式产生影响从而诞生新的业务机会。企业需要关注两类技术:一类是本行业的专业技术,比如专业技术革新、专业技术改造、专业技术成果转化等,这会显著提升本企业的技术水平,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;另一类技术是通用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变革,比如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、5G等技术,必将对各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,技术变革的背后,必定蕴藏着巨大的业务机会。
要事2:要知道成为谁?
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‧科特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公园内有三组人,正值午饭时间,大雨将至,三个组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呢?
第一组某个人说:“站起来,跟我走”。说完起身就走,组内有几个人看他走了,有的跟了上去,有的依然不动,那人喊道:“下雨了,马上起来,跟我走!”
第二组某个人说:“我们马上必须要走了,所有人都站起来,向苹果树的方向走,请与其他人保持半米的距离,不要跑,不要遗漏东西,大家到树下集合...。”
第三组某个人说:“还有几分钟就下雨了,我们到那边苹果树下去吧。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淋湿,而且还有新鲜的苹果可以吃。”
第一组是 行政命令 ;第二组是 细节管理 ;第三组是 愿景引领。 通过愿景牵引大家的行动。
企业不仅要抓业务机会,更要知道抓住业务机会后要成为谁,企业必须树立伟大的愿景和崇高的理想,从而用使命的责任对团队成员进行驱动与感召。
只有愿景,才能让我们摆脱暂时的苟且,放眼诗和远方;只有愿景,才能让我们团结志同道合的人,携手走的更远;只有愿景,才能让我们能够忍受眼前的痛苦与磨难,坚定的共同奋斗。
要事3:要知道怎么去?
我党对红军长征的定义是:“长征是宣言书,长征是宣传队,长征是播种机”,这是愿景,但这个愿景是如何实现的?是通过“走弓弦还是走弓背”的争论,是经过四渡赤水、强渡大渡河、金沙江,爬雪山,过草地等艰苦的历程才实现的,只知道未来成为谁,而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“那个谁”,最终不过是梦一场。
知道了去哪里,还要规划实现的路径,通常需要五个步骤:从愿景倒逼设计未来3年的战略目标;识别目标实现的主要矛盾;剖析矛盾产生的关键原因;制定消除关键原因的策略;细化形成年度重点任务体系。
知道去哪里,让本企业努力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,规划去那里的路径和打法,然后匹配最重要的资源,持续努力奋斗,即使遇到苦难和挫折,也保持战略定力,一直坚持到梦想实现的日子,这就是战略的力量。